有苦難言─我們所忽視的男性痛苦(上)
男人沒有痛苦,感受不到痛苦,還是不想感受痛苦呢?
文:林伯壎 諮商心理師
我猜,可能有部份的人,或是男人,看到這篇文章的主題是如此定調時,心裡會冒出許多問號。
在心理諮商工作的現場,不乏有男性前來,抱怨著自己的身體疼痛、現今景氣不佳、政策不公等。但是當心理師試著回應「我感覺你壓力很大,而且面對好多的困難,你也沒有地方可以說,所以想在這裡好好地抱怨。」此時,有趣的事情發生了,這些男人聽了之後回應的是「其實也還好啦!不然能怎麼辦?只能繼續這樣下去啊!」
可是,真的是還好嗎?剛剛的抱怨、或是對現實的批判就這樣沈入海底,那些言談間的憤怒與髒話,那些好像隨時就要爆發的感覺,又再一次的被無奈所取代。
正閱讀的你,也許也會疑惑,男人會感受得到痛苦嗎?他們的痛苦長得如何呢?如果他們自己都不認為自己會感到痛苦了,怎麼會需要這麼多討論呢?
但我們該問的可能是:為什麼痛苦是這麼的不容易被碰觸,它們又是從何而來?
他們口中的「沒事」好像只是反映出,男性在工作、生活、情感和關係中感到某些心情上的不對勁,在排解和調適情緒的過程中,可能因為面臨到了更多的矛盾和困惑,而放棄思考。只能嘆氣說著「沒辦法,這就是人生...」看似回應了問題,但似乎只是種麻木的自我安慰。
你要有大男人的膽識還要有新好男人的貼心才是完美
前陣子的社會新聞,一名男子欠下了千萬賭債,也沒有工作收入可以支付,生活只能依賴妻子和岳母,後因為家庭所承受的經濟壓力引發爭執,男子在衝突過程中殺害了自己的妻子、繼子和岳母。後續在媒體的揭露下,網友們一面倒的對於這件社會案件感到憤怒、期待該名男子能為自己的行為受到嚴厲的懲罰。
不過,吸引我注意的,其實是網友們將這名男性貼上「軟飯男」的標籤這件事。
我們可以嘗試想想看,社會對於男性有怎麼樣的想像和期待。
過去社會對男性的期待,不外乎賺錢、養家,近年性別平等的概念提升,很多女性也希望男性可以展現出「現實條件滿足」以外的功能,在情緒上更加細膩和溫柔體貼,甚至能擁有安撫和陪伴的能力。「直男」一詞也在這樣的氛圍下出現,用來解釋不太體貼、不善於變通和對情緒感覺較不敏銳,因此而影響人際相處的男性。
換句話說,我們好像也期待著男人不僅需要有肩膀、高成就和高社經地位,能承擔起責任的同時又需要足夠細心、貼心,懂得伴侶的心情!
不可否認,相互衝突的期待可能帶來了壓力,男人們不知道究竟如何拿捏其中的平衡,最後因失衡而受苦,又在「當一個能承擔、能吃苦的男人」的期待下,將苦吞進了心底,留下的便是百般無奈與不知所措的困局。
當然,只是訴說著外在環境的變動對於男性所造成的影響太過於片面,甚至讓人有種好像什麼錯都怪給社會環境就沒事了的感覺。
我們要繼續想下去,看看面對著外在環境的變動,男人自己是怎麼應對的呢?心理又都發生了什麼事?以及所謂被忽視的痛苦到底怎麼來的?